在討論這個話題之前,有個前題就是”在不影響正常生活”的情況下,以下皆為個人觀點,一起交流。
代理商時常會提到”現在不買,以後會更貴”,從這句話可以探討論,消費者真的需要買某款酒嗎?在討論之前,先了解以下的事情:
一.成本觀點
代理商的貨源基本是以酒莊和國際酒商和收藏家來的,其成本為:
1.從酒莊或國際酒商或國際收藏家
酒莊或國際酒商購入成本+陸運成本+海運成本+關稅+公司人事與營運成本+風險成本+庫存成本(包含保存)+公司獲利淨收益
註:有時會出現空運情況,另外咕嚕桑列出只是大概,每間公司細節不太相同。
2.台灣收藏家與酒商間調酒
收藏家或酒商要求之利潤+公司人事與營運成本+風險成本+庫存成本(包含保存)+公司獲利淨收益
註:酒商在銷售收藏家的葡萄酒之前會先行了解收藏家的保存情況與保存環境
3.氣候變遷
酒農也是靠天吃飯的一群人,每年的氣候都會影響到葡萄的產量,舉2017年美國加州大火就對加州的葡萄酒產業造成嚴重打擊、又或者2019年法國勃根地受到春霜與冰雹來襲,使得整體產量下降兩成等因素,這也使得酒莊供給給市場的總數量減少(成本大幅增加),間接造成需求大於供給,而使得價格上升。
二.稀少性
1.世代交替
世代交替也是其中的一環,以近期來看大家熟悉的大金杯酒莊(Domaine Gros Frere et Soeur),2016年以後的酒款(包含2016年)都由現任莊主Vincent釀造,而之前2015年之前的酒款則都是由前莊主Bernard釀造(Vincent的老爸),也就是說Bernard除非自己太閒了,不然他不會再去親自釀造,只會以顧問身份給Vincent建議,甚至可能都不管事,那麼Bernard釀造的酒款也間接漲價了。
2.逝者已逝
像是有勃根地酒神之稱的Henri Jayer,老人家於2006年仙逝,他釀的酒基本在市面上都買不到,只能從收藏家裡才有,其價值更是貴桑桑。
3.消失的酒莊
酒莊可能因傳承而存在,但也可能因為分家或併購而消失,勃根地朋丘(Cote de Beaune)的Domaine Thomas Morey和Domaine Vicent Morey(兩者是兄弟),就因為將Domaine Bernard Morey(兩兄弟的老爸)分成兩個酒莊,如果想買Domaine Bernard Morey的酒款,也是喝一瓶少一瓶,貴貴喔。
4.極少量供給
對於DRC、怕土司(Petrus)、紅頭Leroy、嘯鷹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該年酒都還沒有釀好,就已經有富豪拿著錢去找酒莊給予配額的國際酒商,基本市場上看到的都會是國際酒商從國際收藏家手裡拿到的珍品,價格高的可怕。
註:年份酒也是同樣情況
這兩大點,相信酒友們都可以理解,那葡萄酒有沒有降價的可能呢?是有的,葡萄酒有時也會像是股票一樣會跌價的,以下幾種情況則會有價格下跌:
一.代理商換現
庫存過多一直是代理商的硬傷,會減少庫存壓力,多數便宜酒都運用搭售或出清價來換取金流的順暢。
二.大豐收
大豐收肯定是好年份,產量也是大增,不過穀賤傷農的情況不會存在名莊上,只會出現在低價與平價酒上。不過對消費者真的是搶口糧酒的好時機!
三.買氣大降和轉移
波爾多期酒從2006年開始,那年也是中國飛速發展的期間,由於中國市場極大量的需求,使全世界的名莊酒價格瘋狂上漲,但就在2012年中共主席習近平打貪,使得中國市場極速萎縮,間接讓2012年的波爾多期酒價格大跌,低迷至2015年期酒又從新回漲。但同時也有部份買氣開始轉向勃根地。
四.大壞之年
靠天吃飯的酒農,遇到大壞之年,兩個選擇,一是硬著頭皮花更多心力釀酒、二是就不釀了。此種情況,對名莊多少有影響,整體價格都會可能降價。
上述四點看完,名莊基本不受太大的影響,真的都對小農和商業酒莊影響最大,由此可以得知,”現在不買,以後更貴”這句話只針對名莊而已啊!!不用太認真,如果真的要買,還是要衡量自己喜歡的口感與香氣,才是王道;又或者酒友有冒險精神,想要來點不一樣的;又或著酒友已被養刁了,那就真的沒辦法囉。
閒聊……..
其實咕嚕桑自己本來就喜歡去逛Costco,而有一款咕嚕桑喜歡的酒,大家很熟悉,就是世人俗稱”董大衛Don David”,它的馬爾貝克(Malbec)咕嚕桑品嚐2013年就深深喜歡它簡單又厚實的感受,當時買一瓶289,現在也漲到319囉(話說咕嚕桑的好友從239大洋開始滴),另外Robert Mondavi的白酒也在2017年加州大火後漲了一波,從當時5XX直升7XX,不過後來又跌回來到63X。
#未成年請勿飲酒和購買
#喝酒不開車 #開車不喝酒
歡迎來我的臉書”咕嚕桑把酒自HIGH頻道”按讚+追蹤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