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主題相信許多人都提過,不過咕嚕桑還是想用自己的方式來分享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買酒還是品酒的過程裡總會發現瓶底或杯底出現所謂的酒渣或酒石
可以從兩個觀點來看
1.釀造過程
在酒莊釀酒過程中,酵母發酵發留下來的沉澱物稱為酒糟(LEES),其包今了死去的酵母細包、蛋白質、葡萄梗和皮
多數酒糟在釀好葡萄酒時會透過過濾將酒糟與酒分開
但是少數酒莊則會試著保留一次酒槽在酒瓶當中
其目的酒糟泡在酒瓶中,將可以使葡萄酒獲得更多層次風味(通常為紅葡萄酒)
咕嚕桑舉個例子,就像泡茶,當茶葉泡在水中時間越酒,則茶味就會變重厚實
應該可能有人會問,如果一直泡著,是否會像茶一樣,苦味變太過厚重,無法入口呢?
其實酒莊只會保留極其少量的酒糟在酒中,所以並不會像茶葉那樣使其味道無法入口
2.存放過程
當發現葡萄酒瓶底下有殘留物時,除非對這款酒非常了解,不然通常建議還是開瓶.
因為殘留物除了上述的酒槽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酒石酸(或稱酒石酸鹽、酒石、酒石結晶)
酒石酸其實在釀造過程中就會有,但其出現需在低溫下才會產生(產生後基本不太會再溶入酒中)
還記得國中時的鹽水實驗嗎?將鹽放入熱水中攪拌能夠完全溶解,但隨溫度降低時又會出現鹽(類似這個道理)
註:酒石酸的專業部份,咕嚕桑會把網址貼在最下處,有興趣的酒友可以去看看
而一些存放很久的葡萄酒,在經歷時間的洗禮後,酒石酸更是結合了單寧與色素(放個7、8年以上)
當然也有可能沒有,不過通常這些酒石酸(真的可以說是酒渣了XD),口感上偏苦澀難以入口
所以在品嚐時,會先輕倒入醒酒瓶中過濾,避免倒入杯子裡.
特別提醒,一些已過適飲期或被污染的葡萄酒也可能會產生出酒渣,但這類葡萄酒肯定不能喝了
這也是為什麼咕嚕桑在前面提到,如果發現瓶底有沉澱物時,通常會選擇開瓶試飲了!!
*********************************************************************
今天就分享到這些囉!!
感謝您按個讚和分享~也可以到咕嚕桑的臉書走走
記得也要按讚和分享喔!!
https://www.facebook.com/guluwine/
*********************************************************************
更多的酒石酸的專業知識,請點這裡
https://kknews.cc/zh-tw/food/a94b5v.html
留言列表